上架时间:2025-07-04 20:43:25 来源:bb贝博官方APP
中商情报网讯: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、绿色低碳、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,发展氢能对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、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具备极其重大意义。我国拥有非常良好的制氢基础,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,年制氢产量约3650万吨,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、储运、加氢、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的基本工艺,发展优势显著。
氢能很难从自然界中直接大量获取,需要依靠不同的技术路径和生产的基本工艺进行制备,目前主要制氢路径包括化石能源重整制氢、工业副产气制氢、电解水制氢三种。制氢产业链上游包括煤、石油、天然气、焦炉煤气、氯碱副产气等原料,中游为氢气制取过程,下游为储氢及运氢。
煤在我国是主要的制氢原料,煤的主要成分是碳、氢、氧、氮、硫等元素的化合物。我国煤炭资源丰富,“富煤贫油少气”的能源结构特点使得煤制氢在我国具备极其重大的地位,其成本低、技术成熟、产量大,但同样存在较高的碳排放。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5-2030年煤炭行业市场调查与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》显示,2024年中国原煤产量47.59亿吨,较上年增长2.2%。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,2025年中国原煤产量将达到48.78亿吨。
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(CH₄),在制氢过程中,天然气经过脱硫等预处理后,与水蒸气在高温、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蒸汽重整反应,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,一氧化碳再与水蒸气进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。天然气制氢技术成熟、成本较低、产率高,但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。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5-2030年中国天然气行业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》显示,2024年中国天然气产量2463.7亿立方米,较上年增长7.3%。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,202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将达到2525.3亿立方米。
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5-2030年中国电解槽市场调研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》显示,2024年我国电解槽装备产能迅速增加,达到了47.7GW/年,其中碱性电解槽年产能为39GW,比去年增加了67%,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产能超过了8.5GW。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,2025年中国电解槽装备产能将超过58GW。
2024年国内制氢电解槽出货量达到1.1GW,同比小幅下滑8%。结合实际出货功率统一口径(以MW计),2024年中国制氢电解槽出货量TOP10厂商包括派瑞氢能、隆基氢能、阳光氢能、考克利尔竞立、氢器时代、长春绿动、三一氢能、天津大陆制氢、中电丰业和青骐骥集团。
近年来,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以及我国“双碳”战略的深入实施,各领域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。在此背景下,我国氢能产业迎来发展机遇,氢气产量持续攀升,技术革新与产业布局并驾齐驱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。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5-2030年中国氢能行业投资前景分析报告》显示,2024年中国氢气产量约3650万吨,同比增长约3.5%,位列世界第一位。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,2025年中国氢气产量将达到3833万吨。
氢气生产方式最重要的包含化石能源制氢(煤制氢、天然气制氢等)、工业副产氢和电解水制氢等。其中,化石能源制氢仍占氢气供应主导地位,2024年煤制氢产能约2800万吨/年,产量约2070万吨,占比56%,天然气制氢产能约1080万吨/年,产量约760万吨,占比21%。工业副产氢产能约1070万吨/年,产量约770万吨,占比21%。电解水制氢产能约50万吨/年,产量约32万吨,占比1%。甲醇制氢占比1%。
电解水制氢作为绿氢核心路径,正经历技术爆发与成本跃迁。截至2024年底,全国各地累计规划建设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超600个,其中,已建成项目超90个,在建项目超80个。已建成产能约12.5万吨/年,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,分别约占全国已建成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解水制氢产能45%和44%。2024年新建成项目35个,新增产能约4.8万吨/年,同比增长约62%。
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5-2030年中国氢能行业投资前景分析报告》显示,我国氢气的生产主要分布在山东、内蒙古、陕西、宁夏、山西等传统重工业所在地区,2024年产量分布占比12%、10%、8%、8%、7%。
从企业来看,中国石化、中国石油、宝丰能源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产能扩张,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。随着绿色能源转型和氢能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制氢企业在绿氢、蓝氢、副产氢等关键领域取得显著进展,推动中国氢能产业的自主可控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。已上市企业如中国石化、宝丰能源等,凭借长期资金市场的支持,逐步扩大产能和技术优势,而未上市企业如国家能源集团也在快速崛起,为中国氢能产业的国产化注入新动力。
氢气储运可分为高压气态储运、低温液态储运、固态储运、有机液态储运四种方式。高压气态储运适用于短距离、小规模的场合,成本相比来说较低但储氢密度也较低,且存在安全风险隐患;低温液态储运储氢密度高、运输效率高,但液化过程耗能大、成本高昂;固态储运储氢密度高且安全性好,但目前技术成熟度较低,仍处于研发阶段;有机液态储运物理性质与汽油、柴油相近,可利用现有基础设施进行输运,但储氢介质的选择和制备成本是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。
从下游消纳场景看,氢气主要使用在于合成甲醇、合成氨、炼化、煤化工、交通、供热、冶金、发电、储能、科研等领域。2024年,合成甲醇、合成氨氢气消费量占细分氢气消费领域前两位,分别995万吨和950万吨,占比27%和26%。炼化和煤化工氢气消费量分别约600万吨、405万吨,占全国氢气消费量16%和11%。交通、供热、冶金、发电、储能、科研等其他领域消费占比20%。
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5-2030年中国制氢市场调查与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》,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、产业情报、行业研究报告、行业白皮书、行业地位证明、可行性研究报告、产业规划、产业链招商图谱、产业招商指引、产业链招商考察&推介会、“十五五”规划等咨询服务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南宋为洗靖康之耻有多狠?700万金人仅剩10万,辱金后还留画作
《战锤40K:暗潮》法务官试玩报告: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异端,得出重拳/
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《战锤40K:暗潮》法务官试玩报告:这已...
GeForce RTX 3060 Ti 的12VHPWR 电源接口也出现罕见的严重融化
九州风神推出病毒 III 机箱:集成 420 AIO,前面板配备可视水箱
联系人:郝经理
手机:18939624888
电话:0394-8922555
邮箱:825878707@qq.com
地址: 太康锅炉南工业区